Search


【過去24小時 2015.12.11 Philippines】
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過去24小時 2015.12.11 Philippines】

菲律賓人權團體與民眾繼上個月23日焚燒艾奎諾肖像以示抗議菲國新聞不自由後,昨日再度走上街頭,響應第67屆國際人權日。

今年是艾奎諾三世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,菲律賓人權迫害依舊是個棘手且持續受到外界關注的議題。執政期間,艾奎諾推動一項名為「Oplan Bayanihan」的反破壞方案(counterinsurgency programme),被人權團體視為是其用來反制異議聲音、擴大其政治影響力的政策。而艾奎諾遲遲推託不與反對派的「全國民主陣線」(NDF)協商是否要繼續執行反破壞方案,引發反對派人士的不滿。

反破壞方案中最為人詬病的是政府對民兵的縱容。儘管菲律賓泛濫的民兵文化在菲國內已造成多起濫殺無辜的罪刑,但對於這樣的現象艾奎諾卻一再忽視,甚至縱容國家正規軍隊與民兵的勾結,這也是人民今天再次走上街頭抗議的原因之一。

最近一次民兵造成的傷亡發生於今年九月初,名為「Magahat」的民兵集團攻擊一所原住民部落學校,一名老師慘遭割喉,民兵甚至威脅將殺光整個部落的居民;Magahat集團則被指控是由國家第36步兵兵團背後操控。民兵攻擊部落學校在菲律賓並不罕見,其中背後的政治因素相當複雜,而被針對的學校則多為私立的宗教學校。

(圖/美聯社:艾奎諾人型肖像被囚禁在監牢內,旁邊的小肖像為艾奎諾底下的行政官員)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